
黑眼圈 2025-09-29 10:37:01 锂金属负极技术和电解质技术再取得重大突破,继续重点推荐!事件: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科研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实现了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的双重突破。该技术使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惊人的604 Wh/kg(1027 Wh/l),并展现出优异的安全特性,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点评:#锂金属负极技术是能量密度提升最核心方向之一目前欣界能源的LLZO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50-550wh/kg,循环800-1000次,倍率4c-10c且已经完成航空电池认证,该能量密度在国内半固态体系来看是较为领先的;此次清华大学张强团队的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再次证明了锂金属负极在能量密度提升方向的核心地位!#固态电池技术正在加速迭代,商业化空间巨大除锂金属负极外,张教授团队采用富锰基层氧化物正极+氟聚醚基聚合物电解质搭配,富锂锰基氧化物可以实现正极克容量密度提升至少20%以上,被普遍认为替代高镍正极下一代正极技术,但与此同时正极在循环时会发生氧流失和界面副反应,该聚合物电解质结合了强溶剂化能力的聚醚链段和弱溶剂化能力的氟化烃侧链,成功构建了“富阴离子溶鞘结构”,形成了富含氟化物的稳定界面保护层,可以有效预防正极大的副反应,同时能引导锂金属均匀沉积并防止枝晶生长。该案例再次昭示了,固态电池不同技术分支均有发展潜力,且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稳定性能等仍在持续快速提升改善,固态电池超高能量密度不但会大幅提升消费电子、电动车续航里程,同时也将彻底解决安全性问题,商业化潜力巨大!投资建议:①重点关注锂金属负极方向:首推商业化最快成本最低的压延法龙头【天铁科技】,建议关注气相沉积法【英联股份】、液相法工艺【道氏技术】,以及锂金属负极设备企业【纳科诺尔】、【璞泰来】等;② 富锂锰基方向:配套商业化先锋清陶能源的【当升科技】、全面布局各项正极技术的【容百科技】等。③ 氟聚醚方向:新宙邦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股票10倍杠杆怎么操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